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于:2020-02-14 12:49:25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修辞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来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土比亚并不醉心古典,在这一点他却近于守旧,他的悲剧事迹也大半是代远年淹的。十七世纪法国悲剧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莎士比亚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回到本乡本土搜材料时,他心焉向往的是李尔王、麦克白一些传说上的人物,这是以时间的远救空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 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却也没有他们那副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这种另一世界的感觉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浓厚。悲剧压根儿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语,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释它的来因去果,便失其为悲剧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人类的普遍希望,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于是怨天,说一切都是命运。悲剧是不虔敬的,它隐约指示冥冥之中有一个捣乱鬼,但是这个捣乱鬼的面目究竞如何,它却不让我们知道,本来它也无法让我们知道。戏剧在人情物理上笼上一层神秘障,也是惯技。一部《红楼梦》所写的完全是儿女情,作者却要把它摆在“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里。别说什么自然主义或是写实主义,易卜生写的在房子里养野鸭来打的老头儿,是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物么?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霎时间使人脱开现实的重压而游魂于幻境,这就是尼采所说的“从形相得解脱”。

  (选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有删改)

  1. 下列对“悲剧与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悲剧能反映人生,但是它只是用修辞比喻的形式表现我们世界中的凶灾险恶,因而走进舞台,不须丢开世界。

  B 悲剧所描写的也不外凶灾险恶,由于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悲剧的内容在时间或空间上大都距离观众的生活较远。

  C 悲剧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气。在实际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 面目,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D 悲剧往往充满神秘色彩,人情物理上笼着一层神秘障,因而让观众觉得剧中世界是另一个世界。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看《奥瑟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这是不懂戏剧的不近情理的特点所致,这样是将戏剧和现实世界等同了。

  B 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这正体现了悲剧往往有些“古色古香”的特点。

  C 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于无恶不作的埃及皇后克莉奥佩特拉,这些凡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主角们,具有我们没有的伟大魄力和那副傻劲儿。

  D 曹雪芹为《红楼梦》设计“金玉缘”这个神秘的轮廓,可让另一世界的感觉因此而更加浓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无论是戏剧或是其他文学样式,都需要有几分近情理来寻求人生的接触点,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以使舞台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所区分。

  B 傻劲十足的平常人睁着大眼往人们易避免的灾祸里闯,这样就产生了悲剧。俄狄浦斯如果不杀人不娶妻,便能逃开弑父娶母的悲剧。

  C “悲剧把生活的苦恼和死的幻灭通过放大镜,射到某种距离以外去看”一句中的“放大镜”喻指一定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D 正因悲剧把苦闷的呼号变成庄严灿烂的意象,所以悲剧使人“从形相得解脱”,脱开了现实的重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 题。

  乡魂

  冯骥才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 ,为何毫无感应?

  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http://xiezuoyi.com/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

  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他从不叫我吃他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

  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

  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

  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

  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

  “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

  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

  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

  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

  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

  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

  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

  B.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

  C.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

  D.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 的打探。

  5.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6分)

  6.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过去5年,手游用户数从9000万增长至5.54亿,而青少年成为游戏主力用户之一。

  广东一所高校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针对518名中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的网游以暴力题材为主。玩家对暴力网游接触量越大,则越倾向于认为世界是丑恶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同时对暴力的赞同度也越高,倾向于采取暴力行为解决矛盾冲突。

  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受成瘾性电子游戏影响的群体呈现出低龄化、边缘化两大特征。

  低龄化——00后甚至05后被称为"数字化原住民",一些经营者在设计、运营成瘾性电子游戏时倾向于针对低龄群体。江苏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副会长孙紫阳说,业余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往往比专业选手更容易对游戏成瘾,因为缺乏辨别力,游戏的设计能持续给他们以精神刺激,获得巨大快感。

  边缘化——成瘾的青少年存在一些共性,如现实世界社交面窄、少有其他获取娱乐的途径等。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振宇介绍,临床发现游戏上瘾的孩子社交能力差,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存在感,一定程度上这是农村、县域留守儿童成为重灾群体的原因。

  成瘾性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巨大杀伤力有两大主因,一是复合成瘾难以断根,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二是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以粗暴甚至错误的规则冲击误导了未成年人三观,埋下严重社会隐患。

  (摘编自《低龄化边缘化:成瘾性电子游戏正摧毁我们的新生代》2018年6月6日 新华网)

  材料二:

  从6月19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并且通知世界各国将这个病症纳入医疗体系。

  世界 卫生组织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正式列入“精神与行为障碍”,其典型症状是:无法控制地玩游戏、越来越经常将电子游戏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游戏时间。

  要认定为游戏成瘾,需要满足下列条件:首先要表现出对游戏的自控力不足,其次是将游戏的优先级放在其他兴趣与日常活动之前,就算有身体或精神上的负面情况也要继续玩游戏甚至增加游戏时间,然后病患因为游戏已造成家庭、社会、工作等方面重大损害,最后需要至少十二个月才能确诊。

  WHO称,对于游戏是否成瘾,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部分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 议题,许多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

  (摘编自环球网科技 2018年6月19日)

  材料三:

  如今好玩的网络游戏多如牛毛,少数青少年游戏成瘾,精神颓萎、身体羸弱 、学业荒废,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行为。因而,如何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是亟待破解的公共卫生课题。

  正如工 厂不能只顾盈利而肆意排污,游戏开发运营商有责任规制游戏的“副作用”,不能一切向钱看。日前,不少游戏开发商采用实名认证等措施,推出防 沉迷系统;有的游戏公司还上线“数字契约”功能,引导家长和孩子订立使用契约……这些主动作为,展现出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业界也逐步认识到,应当努力从“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可以说,积极承担责任,主动转型升级,游戏行业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

  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近年来,有的游戏平台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各类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手段频出,还有一些网络游戏传播低俗色情、渲染凶杀暴力,甚至扭曲历史、传播不良观念……这些顽疾,仅靠市场自我调节,显然难以消除。治理游戏市场乱象,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除了事后下线封禁涉黄涉暴的网络游戏,能否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将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拒之网外”?可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用户,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与其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有的家庭亲情冷漠或过度约束,激起“青春叛逆”,无形中将孩子推向网络游戏;有的家长自己就是“游戏迷”,为孩子树立起反面榜样。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游戏上瘾,要么粗暴地拔掉电源、没收终端,要么简单地将孩子送到“网瘾戒除学校”。事实证明,类似做法效果十分有限。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日之乐、促健康之趣,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上台阶的过程,当他们眼界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游戏的吸引力也自然会减弱。

  数字时代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潜藏着风险 和挑战。面向未来,进一步增强“反成瘾”的自觉、共同维护“数字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追求美好生活。

  (摘编自赟《美好生活需要“数字健康”》2018年06月20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相对于专业选手,低龄群体由于缺乏辨识能力,往往更容易受游戏的连续性刺激的影响而上瘾。

  B、对于某人游戏是否成瘾,WHO认为相关行为的表现要持续至少12个月,否则不能诊断为“游戏成瘾”。

  C、游戏成瘾给少数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而,如何防止参与者游戏成瘾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公共卫生课题。

  D、游戏产业要健康发展,开发商就必须有责任意识,有行业伦理,能积极创新,同时还要接受外界的监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其判断的标准为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诊断参考依据。

  B、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少有其他获取娱乐的途径等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C、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表述各有侧重,但都论及游戏成瘾的成因、危害及破解措施。

  D、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游戏成瘾有别于我们平时认识中的“网瘾”,着迷甚至沉迷游戏也不能轻易地论定为到了精神疾病的程度。

  9、如何防止青少年游戏成瘾?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课外选文: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丙申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 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称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候。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之,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注】 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

  课内选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项羽本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B.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 三子为郎/

  C.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D.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11.下列对课内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飨”,用酒食款待宾客,文中是犒劳的意思。文中项羽为了鼓舞士气而犒劳士卒。

  B.“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季父”一般指最小的叔父,也可泛指叔父。

  C.“籍”,本意为“名册”,文中活用为动词,取“登记”之义。

  D.“本纪”为《史记》中记叙历代帝王生平、政绩的部分,项羽虽然在楚汉之争中以失败告终,但他的生平被列入“本纪”中,足以说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帝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耿秉备受宠信。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

  B.耿秉屡立战功。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和窦宪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

  C. 耿秉深受爱戴。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D. 耿秉治军有方。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便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4分)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二)课内文言知识(6分)

  14.下列加点字词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晋军函陵②夜缒而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进兵北略地⑤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⑥皆白衣冠以送之⑦素善留侯张良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常以身翼蔽沛公⑩道芷阳间行

  A①⑤⑥⑩/②④⑨/③⑦/⑧

  B①⑥⑩/②④⑤⑨/③⑦⑧

  C①⑤⑥⑩/②④⑨/③⑦⑧

  D①⑥⑩/②④⑤⑨/③⑦/⑧

  1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以其无礼于晋 B群臣侍殿上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见燕使者咸阳宫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①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②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 ②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16.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

  B.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C.诗歌运用典故,把杨少府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了才华。

  D.“青草瘴时过夏口”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17.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5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

  三、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本题共4小题,15分)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______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_____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_____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21.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萧云仙道:“小弟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前日奉读老先生怀古佳作,所以特来拜谒。”(《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B. 贾妃看毕 ,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C. 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我们明天早晨定会驾临府上聆教。”便转身向方老先生恭维,陪着一路出车站。(《围城》)

  D.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承谬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过这边书院中来。(《红楼梦》第一回)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顾名思义,维生素 ① 。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少, ② ,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炎、脚气病。大多数的维生素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体内难以合成,即使少部分可以合成,但分量不足,不能满足肌体的需要, ③ 。

  四、作文(60分)

  23.请以“与_____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答案

  1.选A (“不须丢开世界”错,原文为“须暂时丢开世界”)

  2.选B (“都取材于距今十分久远的时代”错,原文中为“大半是代远年淹的”)。

  3.选B (应该是不平常人)

  4.C(A.“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与文意不符;B.“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不完全一致;D.“杜撰”“应付”有误)

  5.“回”意味着曾经在故乡生活过,“来”强调的是作者第一次来到故乡(2分)

  “来”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与隔膜(2分)

  为下文对故乡情感的转变埋下伏笔(2分)

  6.文中详细描写了老法师的地道宁波口音,呼应了上文对童年时听宁波话回忆(2分);描写了老法师的仪容,与祖父极为相似,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深切怀念(2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从陌生、隔膜到亲切、认同的转变(1分),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做铺垫(1分)。

  [

  7【参考答案】:B (见原文“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8【参考答案】:C (材料一没有涉及破解措施)

  9【参考答案】.答;注意从“游戏开发商”“青少年本身”“监管部门”“家庭”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①游戏开发商要有责任有良知规制游戏的“副作用”,不能一味趋利,能主动优化设计内容,转型升级。

  ②青少年本身也要加强自控力,提升辨识能力,培养多元的爱好。

  ③政府部门加强法治监管,整顿游戏市场乱象,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家庭关爱充分,家庭教育恰当,父母做好榜样。

  ⑤公共卫生医疗部门也可根据世卫组织的新规定,加强这方面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工作。(一点2分,2点3分,答对5点得6分。)

  答案:

  10.B(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11.D(项羽并不属于帝王,司马迁把他归入帝王行是表现对项羽的敬佩和尊重)

  12.(“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理解有误,应该是“显宗……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访”,询问。)

  13.(1)耿秉常常认为中原空虚消耗,边疆不安定,其中的祸患就出现在匈奴。(5分;“中国”“虚费”“患”各1分,大意1分。)

  (2)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游”“活”各1分,大意1分。)

  (3)我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非常”各1分,句意1分)

  14.D(①⑥⑩为名词作动词/②④⑤⑨为名词作状语/③⑦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⑧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15. B(例句为定语后置,A为状语后置B为定语后置C判断句D为省略句)

  16.D(送别是在秋天)

  17.①对贬谪者才华的肯定和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②尾联运用典故,把才子贾谊比作友人,以贾谊之才肯定友人之才华;③写朋友将在郴州稍作停留,不会像贾谊悼念屈原一样伤感,以此鼓励安慰朋友。

  18.略

  19【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①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②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③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故只有选C项。

  20.答案:C

  解析:A项,不合逻辑。删掉“不”。

  B项,搭配不当。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D项,成分残缺。对 ……“的人或单位”。

  21.答案C。“驾临”使用不当。

  22.答:①即维持生命的元素②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疾病 ③(因此)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必须经常从食物中获取)

  23.略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当他谈到他的代表作《可可》的写作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力图在这部书中,用最低限度的文学性和最高限度的真实性,来讲述巴伊亚州南部可可庄园工人们的生活。”

  他为了强调现实主义精神,故意有点极端地作了如上表述。其实,他是一个同样注重文学性的作家。我们从他的作品名称都可以看出“文学性”。

  现实主义精神,是人类文学史的魂。在我们的不经意中所提及的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物。

  辽阔、广漠、深邃、透彻的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的那些大师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以及后来的高尔基等人,都是以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他们一生的创作的。

  但到了上个世纪中期,这一精神渐渐地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强调了。代之而起的,是“虚构”“想象”“幻想”这些词——这些词成为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们说来说去的高频词。现实主义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些年,我说得最多的也是这些词。这没有错。中国当代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缺乏想象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过去这么多年之后,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当我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虚构”“想象”之上时,我们的目光渐渐从历史、从现实之上挪移开了,而殊不知被我们忽视了的、漠视了的那一切,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写作资源。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故事,其实是任何虚构、想象都无法相比的——它们的神奇、出人意料以及其背后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是远远超出“虚构”“想象”所能给予我们的。我们的想象力,谁也不可能超过造化,超过现实——超过冥冥之中的造物主的。这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连我们的想象力,都是它给予的。

  由于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我们不仅对“现成的”、“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而且还逐渐忘却了“功夫”二字,忘记了对“功夫”的操守。

  现实主义是讲功夫的:观察天下万物,破其机密的功夫。就像绘画一样,它强调从素描开始——完全逼真的素描。基本功的概念,深入灵魂。最近,看《达•芬奇讲绘画》,第九讲《树木与草地》,说到树叶,他有一段并非是来自植物学知识,而是来自他观察的描述:“植物叶子生长的规律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便于整个叶面能接受到从空气中降落下来的露珠,叶子的正面总向天空生长着;一是植物的叶子是层层错开的,尽量避免相互的遮挡,就像墙上的常春藤那样盘着。这是因为叶子相错分布,一方面可以使露水从第一片叶子上面滑落的时候落到第四片叶子上(有些树木则要落到第六片叶子上);另一方面空气和阳光也可以穿透顶层的树叶落到下面的叶子,使它们同样能够吸收养分,健康成长。”那些大师就是这样开始他们的绘画的。他们一直在练基本功,真切感受存在的基本功。谈到梵•高,我们只是想到他那些想象力狂放的现代主义绘画,却忘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专心致志地素描土豆。

  看看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图书的封面和插图吧。大多只有创意,而没有功夫。我以为,有价值的创意,是建立在功夫之上的。

  中国儿童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儿童文学是不是需要重新面对“现实主义”呢?

  ——(曹文轩《我们为什么需要现实主义》,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实主义淡化,“虚构”“想象”“幻想”成为了进入上个世纪中期后当代作家们创作的主流。

  B.古今中外不胜枚举的经典文学作品,大都是现实主义的精神代表,人类文学史的魂是现实主义。

  C.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是因为我们对“现成的”、“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功夫”忘却,操守不够。

  D.作者列举俄罗斯文学文学史上的璀璨群星,是为了阐述现实主义精神是成就他们伟大创作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引用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创作《可可》的话,是为了引出文学创作(包括儿童文学)要注重现实主义精神的论题。

  B.文章的论证思路是由局部到整体,先分析阐述了文学史上文学创作的特点,进而指出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弊端。

  C.文章列举《达•芬奇讲绘画》和梵•高的想象力的事例,是用来阐明大师们的成就是建立在扎实的“功夫”之上的。

  D.文章末尾,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存在不足,需要重新审视“现实主义”,从中汲取营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造化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虚构”“想象力”是对此的一种超越。

  B.作者认为当代文学创作淡化现实主义,已经脱离了文学创作的根基,过分强调虚化,必须从根本上作出调整。

  C.作者批评忽略了根本性写作资源的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主张创作既要注重“想象力”,也不能脱离现实主义。

  D.因为创意没有建立在现实的根基之上,致使中国儿童文学图书的封面和插图只有创意,而没有功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国 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此刻,吴承墨面对波光潋滟的湖面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

上一篇 高一年级英语教学计划上学期 下一篇 高一政治学习方法是什么